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以及科研院所、各地方标准化机构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商品二维码GB/T 33993-2017》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是二维码领域重要的基础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流通领域二维码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统一规范商品二维码编码、构建“一物一码”的产品追溯体系、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我国二维码产业的发展
目前,随着以“一物一码”为主流的追溯体系构建模式正在兴起,各行各业产品追溯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有序进行中,距离我国全面实现重要产品追溯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近。而这其中,二维码又以其高密度、容量大、纠错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类码制中受到青睐,特别是自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二维码就以一种迅猛的姿态蓬勃发展。
我国目前最常用最普及的二维码是从日本流传过来的QR码技术,由于其二维码制码技术开放,导致网络上的二维码制作和扫描软件非常多,企业常常利用市面的二维码生成器免费生成二维码,但却潜在着非常大的风险和安全漏洞,使用不当不仅消费者权益会被侵害,也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和品牌污点。
无疑,各个码制的编码规则以及兼容性不统一,是目前我国二维码难以有效监管的最根本原因。二维码作为承载互联网+连接线上线下的关键入口,不仅用于支付、营销、溯源等途径,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俗话说,物极必反,一项事物快速发展的背后,若没有得到统一的标准规范,市场必将会乱象丛生。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分析,我国二维码发展共经历三个阶段,包括“引进国际标准和国外设备开展技术研究”到“自主标准研制成功硬件,设备趋于国产化”,再至“自主技术走向国际,迈向开放系统应用”。三个阶段既说明了我国二维码技术的不断提升,也代表了我国二维码市场在不断扩大。市场的加速扩大,需要依靠标准的管制和统一,这对于解决我国编码标识不统一、碎片化应用问题以及安全性问题都非常关键。
《商品二维码》国标建设的重要性及必然性
由于二维码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工具,又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公共安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标准从起草开始就备受全社会关注。如今,我国二维码应用如火如荼,不论是从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到各个行业的溯源;从防伪防窜、物流追踪、仓储管理到工业4.0、信息化工厂、数字化工厂、中国制造2025等,包括时下兴起的营销应用,以及有待开拓的物联功能等,二维码都是最佳的产品身份载体,并将带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信息变革。
作为《商品二维码》专家审定组成员,友高公司总经理陈文正先生也曾参与对《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进行了标准技术审查,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物联网标识行业分享大会上,陈文正先生做了题为《未来已来·共享未来》的演讲,他提出的“一物一码新时代未来势”引发了许多思考。如今,一物一码·二维码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陈文正先生指出,单一的追溯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追溯,未来以标准加注册认证加区块链为核心的技术才能实现真正的追溯。
因此,《商品二维码》国标实施,不仅有助于解决我国商品二维码在应用中编码数据结构不统一等的问题,更有助于规范各行业更快进入“一物一码”时代。
《商品二维码》推进行业加速迈入2.0新时代
目前应对二维码标准实施,“标识天下”编辑认为各企业应迅速做出反应,合理规划落地方针,下一步的重点应实现企业1.0时代到2.0时代的全面升级,为“检测、溯源、营销、物联”行业四大方向提前筹备软硬件支撑,以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全面解决方案。
陈文正先生作为物联网标识行业领航者,对行业发展一直有着前瞻性考虑,他说,针对一物一码研发二维码专用喷码机将成为行业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标识行业在技术领域实现软件系统和现场标识系统的模块化与标准化是促进行业创新与创造良好竞争环境的必备条件,另外,在技术领域做到统一编码、统一解析,实现互联互通也是未来标识行业发展的方向。
相信随着国标的正式实施,也将有望规范物联网标识行业一物一码2.0时代的健康持续发展。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也将为物联网标识行业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作为赋码主体部门,我们也期待建设一个更加规则化、秩序化、健康化的行业未来,为我国二维码产业发展持续发力。